李娟(右一)和学生合影。
和学生分享精彩的英语故事。
德州市第九中学三八路校区一角。
口述教师 李娟 整理 本报记者 芦瑞瑞
本期《听见》关注的是德州市第九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李娟。任教15年来,她努力耕耘,被评为德州市名师、德州市优秀教师、德州市优秀班主任,还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李娟目光敏锐、情感细腻、有很强的共情能力。面对不同学生,她从不要求整齐划一,而是悄悄走进他们心里,探索成长密码,因势利导,使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生神奇的“化学反应”。
9月15日,我步行出门,路过德城区三八路一个路口时,一位交警喊我“李老师”。他摘下帽子和眼镜,说:“李老师,我是您的学生啊!您还记得我吗?”我仔细一看就认出了他。
那一刻,心头一暖。毕业多年,在人来人往的街头,他一眼认出了我。
信任和陪伴让他一路逆风翻盘
我带过的2010届学生李晓康,3年下来,进步非常明显,算得上一匹“黑马”。
第一次“关照”他的情景我印象很深。初一刚开学不久,他把同学课本挨着的两页用双面胶粘在一起,完全掀不开了;把凳子上涂满胶水,等同学坐下后,裤子粘在凳子上,他和一群同学哄堂大笑。
李晓康父母擅长交际,弟弟遗传了这个天赋,十分受宠。他却因为沉默寡言,从小备受冷落,表面满不在乎,其实胆小、敏感、自卑。
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,我找到了切入点。尽管李晓康数学成绩一般,但解题步骤总是按要求写得很工整,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了这一点。下了课,他特别诧异,跑来问我:“老师,您为什么夸我,您说的是我吗?”我说:“当然!相信自己!”事后,我跟数学老师商量好,发现优点,就赶快表扬。
英语课上,我总是突然“袭击”,让他不能走神儿,问题回答得好同样及时肯定。开始,他站起来有点发愣,不敢表达;慢慢地,能一句一句往外蹦;再到后来,他能用英语顺畅地和我交流了。
我经常带他到家里吃饭,和他聊天,解答他的各种疑惑;研究他喜欢的书、拼装玩具甚至游戏……仔细寻找他进步的蛛丝马迹。
成长不是童话,不可能一蹴而就,但教育一定会留痕。那学期李晓康进步神速,可他父母抱有怀疑。我先做通了他妈妈的工作,把孩子成长的点滴告诉她,她才意识到信任和陪伴的重要性,还主动学习了心理课程,不断疏导孩子。虽然成绩有反复,但李晓康最终考上了德州一中。令人惊喜的是,进入高中后,他更加努力,考上了山东大学。
多年来,我们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,高中阶段,不论他高兴、难过,还是困惑的时候,下了晚自习都会给我打电话。我有时候静静听,一句话也不说;有时候开个玩笑开导开导他;有时候给他出出主意。上了大学,碰到人际交往方面的苦恼,他还是会征求我的意见。
一路逆风翻盘,我知道这条路他走得多么艰辛,我会一直站在他身后。
“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”
2019年,我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,两个班级“头雁”组成“CP”,互相打磨,共同成长。
启航班的郑佳航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们心中的超级学霸,而且还是综合素养高、全面发展的孩子。在这些耀眼的光芒背后,他有自己的个性:对不同的老师,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。经常指出班规和班级小组量化表的不科学,在他的建议下,我们不断追求完美。
北辰班的张思宇是班级“领头羊”,勤奋、有韧劲儿。我建议所有学生每天晚上给家长讲两道数学题,一道拿手的、一道棘手的;零碎时间,采用便利贴法记忆英语单词。坚持下来的学生不多,他就是其中一个。在学校他化身小老师,给同学们讲题,讲得又细又透。他家书房和床头柜上贴满英语单词、物理公式便利贴,随时随地自主学习。
“张思宇,你可以把郑佳航当成目标,试着超越他。”“老师,您别开玩笑了,我跟他差着十万八千里呢。”“怎么会?也就是一步之遥,你很有潜力。”
有一年暑假,我建议张思宇如果学有余力,学扎实基础知识后,可以超前学,他不折不扣地完成。开学评估假期作业质量时,张思宇真的跨越了那不可思议的一步。
郑佳航第一次感觉到对手的“威胁”,有点蔫儿。我赶紧在课堂上鼓励:“你看看,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吧。”
强中自有强中手。为了让孩子们更优秀,每年我都会抓住往届毕业生来看我的机会,让他们和学生们交流,传递教育理念。
和我一起散散步、聊聊天,就是你今天的考题
我珍惜每个拥有有趣灵魂的淘气包,他们有一颗活跃的心。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,凡事就得蹚一蹚。
有一阵,二次元特别流行,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很着迷。我想打入她们“内部”,就恶补了一些漫画知识。课间凑到她们中间说,我看了几部漫画,原来这个世界这么丰富多彩啊。孩子们很惊讶,老师居然也看这个。
一来二去,我们有了共同话题。得知她们要去参加在市会展中心举办的COSPLAY大赛,我想尽办法,让她们邀请我参加。她们让我也扮上,我自嘲突破不了自己。看到她们装扮成不同的动漫人物卖力表演,那份投入和快乐如此真实。只要适度,又何尝不可呢?我没有过多干预,她们却“收敛”了许多,这或者就是教育的奇妙之处吧。
成绩固然重要,但远比不上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有一个孩子,她的家人都是学霸,父母从小对她极为严苛。每次考试前,她都非常紧张,不吐光吃的所有东西,就不能静下心来考试。
我知道后,建议她暂时不参加考试。她十分忐忑,害怕无法给家长交代。我说你和我一起散散步、聊聊天,这就是你今天的考题。我给家长解释并获得支持后,她才放心地一诉衷肠。
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办法,让她抽盲盒,有时候抽到和老师约早餐、有时候抽到跟同学到操场跑步;让学生们开“诊断证明书”,给自己号脉开方。发动大家一块帮她,但又不显山不露水。也跟家长不断沟通,后来她的焦虑逐渐散去,变得很开朗。
长大后,我终于成了您
人,总在一代代地传承。
我今年41岁,出生在德城区。小学时,转入一所新学校,性格内向的我,变得更加胆怯,一说话就脸红。当时的数学老师一眼看出我的心思,他说:“是不是不适应啊?没关系,我也刚转过来,咱俩一块儿适应。”
我留心观察,数学老师非常勤奋,他的练习册上总是布满密密麻麻的红色笔记,比练习册上的印刷字都多。当时有一次选拔,我认为自己不够优秀,不可能有机会参与。他对我说:“试试才知道能不能行。”后来,我总去问数学题,他每次都耐心讲解,我的成绩逐步提升,也越来越自信。他在我心里种下一颗种子:想变好,就得付出努力。
到了高中,班主任给了我们很大空间,他总说:“不用举手,站起来,自由表达就可以。”感性的我,总能捕捉到类似的感动。
大学毕业后,我成为一名英语老师。2008年10月,在乡村中学工作两年后,被调入德州市第九中学。到了九中,起初我没有讲课,而是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程,让我受益匪浅。
2010年,讲优质课时,组内老师协助我备课研课到深夜。领导和老师们的鼓励和肯定,让我感受到温暖、真诚和团结。
初次担任班主任时,我身体出现不适,需要进行手术。当时正值初三,我怕一有风吹草动,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状态,就隐瞒了这件事。做完手术后,医生叮嘱至少卧床5天才能出院,我第四天就出现在孩子们面前,放不下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那天,淘气包们放飞自我。我刚走到班级后门,有个知情的学生没守住“秘密”,冲到讲台上大喊了一句:“李老师生病做手术,还没出院就来上班了,你们能不能安静点!”顿时,班里鸦雀无声,有的孩子还偷偷抹眼泪。
孩子们仿佛一夜长大了,憋着一股劲儿努力学习。那一年,我们班所有孩子都考上了高中。
前不久,我给青年教师培训时,有个女孩冲过来,抓着我的手问:“李老师,您快看看我,还认识我吗?”我一看,是当年的英语课代表。她说:“老师,长大后,我终于成了您!”
(学生姓名均为化名)记者 芦瑞瑞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