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城县教体局: 为孩子打造课后幸福时光

武城县教体局实施“1+X”课后服务,抓实学校特色教育——

为孩子打造课后幸福时光

□本报记者李艺本报通讯员魏桂亭

“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编程,但周末参加特长班只能学习2个小时。这学期,孩子报名了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的编程课,还参加科技展览得了奖,学习热情更高了。”3月27日,武城县弦歌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王秀泽的家长说。

武城县实施“1+X”课后服务,抓实学校特色教育,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,为孩子打造课后幸福时光。“1”为课业自修,如自主阅读、自主作业、自主朗诵等;“X”为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,包括“学科拓展+技能培养”两大类课程,动静结合、智趣相宜。

“我们整合校内资源开设了‘新潮’社团超市,全校学生可在‘商品货架’自主挑选,固定时间段走班上课学习。”弦歌小学副校长孙珊介绍。社团“商品”有鼓乐队、泥塑、扎染、版画、腰鼓、国画、英语趣配音、编程等。在学期末,教师还会颁发相应等级的结课证书,让学生成就感满满。

四女寺镇明德小学积极探索创建乡村少年宫,购置乒乓球、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电子琴、葫芦丝等70余种活动器材,完善基础设施,组建腰鼓、舞蹈、古筝、足球、篮球社团。在课后服务时,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,自由选择学习。同时,学校不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展演,不断丰富乡村学生的课后服务内容。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特长爱好,学校还积极与山东理工大学“爱之传承实践团”合作,由志愿大学生对孩子们进行特色课程辅导训练。

老城镇学区的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特色足球课程,定期邀请专业教练指导训练,同时,优化师资配置,建设年级足球梯队,培育专业足球特色社团。

课后服务设施设备的完善、师资力量的补给、志愿团队和专业教师的指导,为每个孩子的人生出彩提供了无限可能。武城县各学校还通过购买服务、家校联合等方式不断优化课后服务质量,目前,该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